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你的位置:首 页 > 要闻要论 > 正文

守护祁连一片绿

发布时间:2020-08-25 08:36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阅读:
【字体: 打印

海拔2850米,山丹马场一场,云雾笼罩中的山峦和草原,像一幅泼墨山水画。

“整改前,这一片是生活区房屋、钢筋场等,植被已被完全破坏。”站在马场草地上,甘肃省林草局党组巡察组一组组长赵忠拿出整改前后图册对比。

经过两年多生态环境整治,这一脆弱敏感的生态系统已恢复了勃勃生机。

攥指成拳让监督更有力量

山丹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冷龙岭北麓,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这里过度无序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今,捶穗披碱草、老芒麦、表海冰草长势繁茂,完全看不出昔日模样。

山丹马场的生态环境变化是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成效的缩影。

2017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处理情况及其教训的通报》,严肃指出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掀起了祁连山环保问责风暴。

自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以来,在甘肃省纪委监委指导下,派驻甘肃省林草局纪检监察组、省林草局党组巡察组和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机关纪委、驻局纪检组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从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入手,落实生态安全责任制,倒逼保护生态环境责任落实。

派驻省林草局纪检监察组积极发挥监督职能,加强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省林草局直属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主要领导进行集体约谈,强化警示提醒。同时,强化问责追责,在省纪委监委的指导下,对涉及原省林业厅6名责任人进行追责。

“除了日常监督外,我们每年都会针对祁连山等保护区生态问题开展调研,系统了解省林草局、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机关及17个直属单位目前的情况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督促整改落实。”派驻省林草局纪检监察组二级巡视员梅建波说。

今年5月,省林草局党组成立两个巡察组,对6个局直属单位开展第二次巡察。监督检查被巡察单位对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审计发现问题、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发现问题和“四察四治”专项行动自查问题整改情况,整改成效和建立长效机制情况,查看党委是否履行整改主体责任、纪委是否履行监督责任。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就是被巡察单位之一。

“巡察能帮我们及时发现和排查工作中的漏洞,促使我们及时纠正偏差。”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廖空太认为,在强有力的监督下,整改才能真正改出实效。

“云监督”让大海捞针成为可能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98.7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6.41%,靠传统护林员巡护方式开展监管,难度大、耗时长。

这一难题如何破解?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的“云监督”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谓“云监督”,就是通过新建监控基塔、购置无人机等方式,在祁连山重点区域开展资源监管工作。监管信息将通过“智慧祁连山大数据应用平台”同步传输,实现祁连山监管的信息化、数字化。

“我们目前最大的压力是森林草原的防火压力。西北地区气候干燥,一旦发生火情,后果不堪设想。有了‘智慧祁连山大数据应用平台’,今年年底就能实现保护区重点火情点的监管全覆盖。”廖空太说,这是保护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

“有的管护站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传输相对滞后。但大数据平台能通过卫星遥感检测等系统,精准检测是否出现火情,并立即报警,切实提高巡护监管的现代化水平。”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办公室主任李刚介绍。

除了预防火灾,该平台还能完成生态定位观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多重监管。

“位置函”使新项目适得其所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产流地,减少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如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把好新建项目前期查勘关,确保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建设违规生产设施,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重要职责。

“给申请项目的单位出具新建项目与保护区位置关系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做法。”祁连山国家公园隆畅河保护站站长安学军谈起这件事感触颇深,“以前一些单位拿着国土资源局批的开矿手续,就要进保护区新建项目。但他们用的是林地,必须得有相关的林业手续,这就导致经常产生矛盾。现在要想申请项目,必须以单位名义发函,我们会在系统中输入他们提供的坐标,直接查询其在保护区相对应的位置,能不能建设就一目了然了。如果不符合要求,我们就不予办理。”

在这个过程中,转变的不只是管理方式。

“以前我们派人四处督查,但效果并不理想。现在有了位置关系函,大家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符合条件的单位会直接与我们联系,不符合条件的也就主动放弃了。”廖空太说。

2017年至今,祁连山管理局先后为3市8县(区)出具新建项目与保护区位置关系函400余份。祁连山保护区208户、701名牧民从核心区迁出,持证矿业权全部退出、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水电站完成分类处置,生态流量得到落实,旅游项目完成了整改和差别化整治。

近年来,随着祁连山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众多野生动物的回归和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曾经几乎灭绝的马麝,如今在甘肃祁连山20个保护站均有分布。

位于肃南县大河乡的隆畅河保护站白泉门资源管护站管护32亩林地,有10名护林员,每个人每月平均有21天的时间都在巡山。每巡一次山,平均要走28公里。

33岁的车伟就是这个管护站的一员。2017年,他从核心区搬出后,便做起了护林员的工作。4年的林间巡护,让他的皮肤晒得黝黑。

谈起祁连山保护区的变化,他也打开了话匣子:“我刚从核心区搬走的时候,这里草场稀疏,到处都是汽车拖拉机进出草场压出的路。”

看到以前大片裸露的山头绿了起来,他笑着说:“这里是我的家!为了祁连山这片绿,再累也值得!” (陆旸)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久久为功深化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