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式方法 破解监督难题
甘肃省定西市是全国扶贫开发的肇始地和“三西”扶贫的策源地,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之一。在监督护航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中,定西市纪委监委坚持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统揽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针对全市贫困程度深、干部群众思想保守、地域人情观念浓厚等“熟人社会”因素给日常监督带来困难的实际,着力加强县权监督,阻断乡情干扰,治理村点痼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纵深拓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紧盯“县权”运行,靶向施策抓监督。坚持以政治监督为统揽,牢牢盯住决策权、使用权和安排权,使“县权”监督更聚焦、更精准、更有力。一是清单监督压责任,促进“县权”安全运行。围绕县区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建立监督对象、权力、任务、问题、方法、整改“六张清单”,锁定关键岗位、重点人群、权力事项、办事流程,推动形成了各级各部门“照单办事”、党员干部“照单履职”、纪检监察机关“照单监督”的格局。二是科技监督破难题,推动“县权”阳光运行。在全省率先建成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广大群众打开手机就能访问、指尖一点便可查询、在线提交即能举报,全市有5281名干部群众主动说清问题,上缴违规违纪资金1072.68万元,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三个环节”的全程贯通,推动了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四项监督”的有效对接,促进了群众监督、部门监管、专责监督“三个层面”的有机融合,成为纪检监察机关精准监督的重要载体和广大群众算明白账、党委政府落实扶贫政策、财政部门资金监管、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基层一线减负松绑的平台。三是“监督十法”拓路径,确保“县权”规范运行。围绕县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行业职能部门的权力运行,深入运用听、看、要、问、盯、谈、函、督、查、网等“监督十法”,紧盯“县权”运行中的关键事、关键人、关键点,实施全程闭环监督。
紧扣“乡情”干扰,协作联动清障碍。针对基层“地盘小、人头熟、监督难”的实际,创新推行交叉监督、交叉巡察、交叉办案、交叉评查,有效盘活整合全市纪检监察资源力量,打破区域领域层级壁垒限制,提升了基层监督和治理效能。一是推行交叉监督执纪,消除干扰破“乡情”。在常态化开展市县异地交叉监督的基础上,各县区按照“一案一授权”原则,全面推行乡镇纪委交叉办案,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409个,交叉办案3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人。二是实施乡镇片区协作,凝聚合力破“乡情”。在全市119个乡镇成立36个乡镇纪委工作协作区,采取协作区内人员统一调配、监督统一实施、案件统一查处、保障统一落实“四个统一”工作运行模式,开展联合监督、协作办案,实现了片区“面”上监督和“点”上突破的优化组合。三是开展交叉巡察,深挖问题破“乡情”。采取市上提级巡察、县区之间交叉巡察的方式,提级从县区抽调专班力量全交叉组建巡察组,深入查纠扶贫政策落实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3年来,共组织开展了6轮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发现问题2506个、线索1108件。
紧抓“村点”末梢,筑牢篱笆重预防。创新基层监督体制机制,筑牢“村点”监督篱笆,打通脱贫攻坚监督“最后一公里”。一是流动监督破难点。建立并全面推行村监委会主任异乡异村交叉监督、村级脱贫攻坚廉政义务监督员流动监督制度,聚焦到村到户到人政策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发放这些“原点”近距离开展监督检查,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二是定点进驻攻重点。聚焦点对点发现问题,市县纪委监委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县包乡抓村机制,采取“定点进驻”工作模式,组织开展“十查十看”“四进五送六查”等专项行动,多方式多层次强化“村点”监督,推动全面补齐短板弱项,夯实脱贫攻坚基础。三是专项整治疏堵点。扎实开展“一卡通”专项治理,清卡4.5万余张,发现并整改问题3.06万个。聚焦对口帮扶项目资金安全运行,确定6个方面20项整治重点,发现并整改问题54个。组织开展人防、医疗、食药、教育、科技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联动巡察,反馈问题218个,问题线索11件。四是以案促改治原点。创新开展小班化警示教育,组织召开乡村扶贫资金公开退赔会、查处情况现场公布会,点对点、面对面开展现场警示教育。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54份,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制度18项,推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作者系定西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温卫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庆阳把监督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