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你的位置:首 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县纪委监委以“六有”措施为抓手监督整治“一难两乱”让位于民

 
发布时间:2022-11-22 10:25   来源:华池县纪委监委   作者:倪伟   阅读:
【字体: 打印

“一难两乱”专项整治以来,华池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主动强化政治担当,紧盯“三督一纠一查”目标任务,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采取“六有”措施,监督整治“一难两乱”,让位于民,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满意度大幅提升。

谋划部署有高度。县纪委监委坚持把“一难两乱”专项整治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常委会专题学习、深刻领会,准确理解把握精神实质,集思广益,对标对表市县委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充分讨论酝酿,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华池县《停车设施建设管理“一难两乱”专项整治监督工作方案》,明确了“三督一纠一查”工作重点,方法步骤和时限要求,绘制了“作战图”,挂牌督战、压茬推进。

组织领导有保障。坚持把建机构、抓落实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工作专班,放大监督“显微镜”,形成了主要负责人牵头抓总、各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党风政风监督室统筹协调、相关派驻纪检组跟进监督、职能部门参与的“室组+N”监督整治工作模式,实行一周一报告、一月一调度,内外一体,步调一致,合力高效推进。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亲自协调、亲自督促落实,先后协调组织召开推进调度会4次,向县委专题汇报3次,会同政府分管领导现场调研督导5次,针对老城街单行道设置不合理、步行街桥人车混用等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3条,限期督促整改,实现了人车分离,确保整治任务落实见效。

专项整治有支撑。坚持把现状、底数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督促相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网格化”摸底,对县城城区停车资源逐场、逐路、逐巷道、逐小区、逐单位摸排,逐项登记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机关单位、学校停车资源现状、收费管理及交通管制等情况,分门别类建立停车资源工作台账,绘制停车资源分布图,形成停车设施资源数据库,定期更新,适时面向社会公布,实现信息共享,为群众提供第一手停车资源信息,供群众做选择,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监督检查有合力。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坚持人民至上,树立民生无小事的理念,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始终把专项整治作为政治监督、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和点穴式监督的重要内容,采取“室组”协同作战模式,紧盯相关部门思想认识、责任落实、工作推动、资源盘活、问题治理、作风改进、腐败治理等情况,稳、准、快,全方位、无死角跟进监督,建立约谈、压力传导、发现问题反馈督促整改、通报曝光等工作机制,先后2次集体约谈工作推动不力等问题相关责任人12人,发现并督促整改宣传力度不大、工作落实不严不细等问题15个,移交处置涉嫌违规改变停车场用途问题线索3件,并分析研判共性及个性问题,追根溯源,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举一反三、查找弱项短板、靶向施治,确保专项整治落地见效。

纠治并举有深度。坚持把纾困排忧解难作为监督整治的重中之重,纵深推进。针对停车难问题,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督促通过盘活、改造、新建、开放等方式,新增停车位4094个(新增配建停车设施23处停车位804个;改造配建停车设施2处停车位92个;盘活配建停车设施5处停车位2323个;新增路外公共停车设施6处停车位184个;改造路外公共停车设施5处停车位350个;新增路内停车位4处停车位196个;开放专用停车场11处停车位145个),在教育路、老城街等施划道路内停车位196个,有效解决了群众购物办事“停车难”的问题。针对管理乱问题,宽严相济、以教为主、以罚为辅、教惩结合,督促交警、城管等部门分工协作,协调联动,通过升级改造停抓拍设备、公布各路段停车时长、设置隔离设施、短信提醒、劝离、贴单、拖离等措施,立体式、蹲点式、靶向式开展乱停乱放专项整治,引导市民文民停车,查处违法停车行为4362起,利用电子监控系统录入各类违法行为4970起,纠正乱停乱放现象69处,清理“僵尸车”“罩衣车”25辆,拆除地桩锁6个,城区交通秩序得到较大改善,城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针对收费乱问题,督促采取召开听证会、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方式,健全完善华池县《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城区机动车停车设施建设及管理运营实施方案》,对已建成5个公共停车场安装了停车管理收费系统,实行统一收费、统一管理。

治理成效有心声。坚持群众关心的事群众说了算,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质效的重要手段之一,采取问卷调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利用融媒体中心、魅力华池、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监督整治成效方式方法,制作干部作风评价二维码,开展“我为纪委监委献一言”建言征集活动,积极倡导全社会参与监督评价。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明确整改时限,接受群众监督,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群众知晓率和关注度高、反响强烈,正面评价声音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