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推动重点领域专项治理 三级联动问诊“行业病”
大中小学校学生餐饮保障方面的招标不规范、收费不合理,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对象不精准、发放不及时,“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欺诈骗保……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甘肃省纪检监察机关把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以专项监督促进惠民政策落实。针对行业乱象和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对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住房就业、安全生产、食药安全、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专项整治。
农村集体“三资”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群众关注的热点。省纪委监委拓展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与农村“三资”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一体推动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全面摸排自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运行方面存在问题,列出清单,明确整改时限。聚焦村级财务管理、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重点事项,“室组地”联动,通过嵌入式监督、调研督导、明察暗访等方式,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彻底整改突出问题。
“我们梳理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和监管监督等5方面22项腐败和作风问题表现形式。”甘肃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相关部门(单位)和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管理人员,严肃查纠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经营、收益分配过程中存在的贪污受贿、谋取私利、违规经营、隐匿收入、转移资产、权力寻租、失职渎职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兰州市西固区新联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显伟利用职务便利,私自签订违法临时用地补偿协议、弄虚作假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未严格按规定集体讨论和公开涉及村民利益事项,将60.5万元村集体补偿款用于个人支出,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西固区纪委监委在盯紧问题线索,加大查处力度基础上,持续做好以案促改。区纪委监委督促全区40个行政村和相关部门进一步严格审批程序,督促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小切口入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甘肃省纪委监委分析研判涉及重点领域信访举报,找准群众诉求,确定整治重点。督促主责部门聚焦群众关切和“风”“腐”易发环节,全面查找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派驻机构会同行业部门,查找作风纪律等方面“通病”和“行业病”“地方病”,提高整治针对性。
据介绍,甘肃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纪委监委牵头抓总、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市县具体落实,条块结合、上下贯通、三级联动的工作模式,按照“一领域一专项”,推动监督、监管、整治同向发力。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跟进监督专项整治全过程,督促职能部门立足主责,紧扣整治重点,分类施策、靶向施治。同时,起底2018年以来受理处置的重点领域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逐条过筛,重点优先查办涉及“关键少数”、性质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力大的案件。
与此同时,甘肃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成立了专项整治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监督方案、监督清单,一体压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督促行业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一城一策、一圈一策、一区一策,精准施治。通过专项整治与长效长治协同推进,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发现问题,分类下发“两书一函”,推动职能部门完善机制,堵塞漏洞。(毛玉煜)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