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你的位置:首 页 > 八面廉风 > 攻玉之石 > 正文

全闭环谋划 小切口施教 淮安推动警示教育走实走心

发布时间:2021-10-26 09:16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阅读:
【字体: 打印

淮安市淮阴区纪委监委把警示教育课堂搬到庭审现场,有针对性地组织城建系统党员干部参加旁听,以身边案教育身边人。 王阳阳 摄

 

淮安市金湖县纪委监委廉政宣讲员在黎城街道农户家向群众宣讲纪法知识。倪春霏 摄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召开挂职干部专题警示教育大会,这是该市首次聚焦挂职干部这一特殊群体开展警示。通过曝光典型案例、印发忏悔录、围绕挂职干部监督开设纪法专题讲座,省级机关、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淮安本市130余名在淮挂职干部接受了警示教育。

  近年来,淮安市纪委监委多次针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开展小切口警示教育,持续在找准教育切口、强化查处震慑、完善整改链条、创新丰富形式上下功夫,初步探索出一条有特色、见实效的路子。

  小切口切入:精准聚焦对象,开展强震慑警示教育

  “这份警示非常及时,挂职并非真空地带,工作中我将坚决避免私权、补偿、侥幸、攀比等心理,以优异的挂职成绩回馈组织的信任和事业的考验。”淮安市政府办秘书三处处长赵春丽是一名刚到任两个月的挂职干部,参会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对挂职干部的特别“关注”始于一起案件的查办。根据省监委指定管辖,市监委深入查处江苏省农科院原研究员余刚相关问题线索后发现,2013年至2017年,余刚利用挂职淮安市淮阴区副区长,洪泽区委常委、淮安食品科技产业园主任的职务之便,收受巨额财物。今年7月29日,余刚因涉嫌违法犯罪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干部“上挂下派”交流机制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个别挂职干部信仰不坚、行为失范、权力失控,辜负组织信任,以权谋私甚至严重违纪违法,损害了挂职干部队伍优良形象。针对该案暴露出挂职干部管理存在的监督盲区和制度漏洞,市纪委监委在深入剖析发案成因基础上,首次召开全市挂职干部专题警示教育会议,以“小案件”发挥“强警示”作用。

  如果说针对个案警示是直达病灶的“微创治疗”,针对小群体的行业警示则如同“局部清创”。“前年,我们查处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原支队长尹志刚,他连续10年在春节、中秋期间,以节礼名义收受下属贿赂。”市纪委监委案管室主任苗大成介绍,经过深挖细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市交警支队民警近三年受处分人数高达21人,全市交警队伍受处分人数多达上百人。

  交警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聚焦该群体案件易发多发现象,市纪委监委于去年4月召开全市公安交警系统警示教育大会,通报了交警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宣读专题《纪律检查建议》,交警支队主要负责同志现场表态发言。

  从个案到群体再到领域,警示教育的对象和内容更加精准聚焦。此前,针对国企领域违纪违法问题较多情况,市纪委监委拍摄警示教育片《强根铸魂》,曝光9个典型案件,深入分析该领域“少数融资平台管理混乱、招投标建设以权谋私、在单位大搞独立王国”等发案特点,精准“点穴”。同时,提请市政府召开市属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全市国企班子成员现场接受教育。

  “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查办、教育、监督、查办的闭环,通过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监督检查室跟进督促整改,审查调查室同步深查案中案,发案单位第一时间自查自纠,推动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同时同向发力。”市纪委副书记王海洋介绍。

  去年全市公安交警系统和国企领域警示教育开展后不久,市纪委监委同一天内对市国联集团原董事长汤正明和市公安局原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乐翔采取留置措施。案件震慑和教育警示双向发力,既对个别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造成强大震慑,又给一些真心悔错悔过的干部指明了出路。

  近三年,全市先后有42名党员干部主动到纪检监察机关交代问题、接受处理,警示教育效果明显。

  清查式剖析:筛查案管数据,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系统整治

  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淮安市卫生健康系统发案数位列全市各系统第二。为将卫健系统警示教育做细做深做实,市纪委监委宣传部牵头对卫健系统发生的全部案例开展“清查式”剖析,针对药品回扣、财务管理、工程建设、药械招采、临聘人员招录、医保基金使用等6个案发“高点”,列出个性化问题清单,提出监督“一把手”用权、强化制度分权制衡等四项对策,形成一份《全市卫健系统问题分析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基于该分析报告,市纪委监委出台《全市卫健系统以案促治方案》,作为“纠治处方”下发到该系统182个单位,要求限时整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基层卫生院巡审联动监督同步推进,实地走访镇街和社区群众1747人次,发现问题158个,问责处理37人,有力推动系统落实整改。

  淮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照“纠治处方”和巡察新发现的基层卫生院问题,主动出台整改工作方案,针对“医商勾结”“能人腐败”等八大类问题研究制定34条整改措施,推动89个问题整改走深走实。

  纪委监委把脉开方,卫健系统对症自纠,行业作风得到很大改观。市卫健委主任孙邦贵介绍,“今年7月份,我市洪泽区发现几起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病例,卫健系统工作人员以优良作风、过硬水平,在最短时间织牢疫情防控网,全市未发生一起疫情传播事件,守护了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我们在注重小切口、点对点警示教育的同时,针对典型案例多发的行业系统,开展‘清查式’剖析,通过案管大数据平台,筛查出发案系统的违纪违法主体身份、案件类型、发案时间和基本案情等信息,形成针对该系统典型案例、共性问题、发案原因和对策建议的深度剖析材料,为有的放矢开展警示教育、推动行业治理提供有力参考。”市纪委常委、秘书长李振亚说。

  在政法系统,“清查式”剖析推动整改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十九大以来,全市政法系统发生违纪违法案件500余件,发案数居各系统首位,市纪委监委深入剖析该系统“利用执法司法权谋取私利、违规参与营利性活动、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六种违纪违法表现,会同市委政法委拍摄警示片《迷失的代价》,提请市委召开政法系统专题警示教育大会,有效推动全市广大政法干警带头遵规守纪,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队伍。经过对照整改,干警思想深受洗礼,今年上半年,全市公众安全感位居全省第二,政法队伍满意度位居全省第四,金湖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

  创新型教育:确保方式更新、教育更准、警示更深

  “盱眙县政府原党组成员樊金鸿任职官滩镇党委书记时,多次收受一企业贿赂,对该企业借环境治理之名开山采石的违法行为不闻不问,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其间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受伤,他竟然要求撤销行政处罚,完全弃守监管职责,所有领导干部都要引以为戒。”今年“七一”前夕,淮安市委主要领导开展纪法专题宣讲,结合全市近年来典型案例,要求全市“关键少数”以案为鉴、明纪畏法。

  市委主要领导开讲纪法教育“第一课”,各地各部门“关键少数”立即在各自主管单位或系统开展宣讲,“关键少数”从被动“听课者”转变为主动“教育者”,无形中增强了明规守纪意识。自2018年起,市纪委监委推动开展纪法宣讲“千百万”行动,组织千名党组织书记和纪检监察干部,聚焦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法等近百个专题,面向全市近十万名监督对象进行宣讲,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纪律规矩意识、廉洁从政意识。淮安市还将该项举措列为对县区和部门的考核指标,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季度工单”,压实各级党委“一把手”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抓好“领头雁”警示,更不能遗忘基层“最后一公里”,在警示教育较难触及的村居社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组织纪检监察干部组成讲师团“送纪法下乡”,宣讲前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把脉基层实际,及时了解镇街村居党员干部最迫切的教育需求。

  “近年来村党员干部赌博酒驾屡屡发生,我们赶忙联系纪委上门宣讲高发频发问题相关纪法知识。”盱眙县官滩镇甘泉村碾坊组组长王玉刚说,“村里没有宣讲场所,大家就在村部小广场听得津津有味”。

  此外,市纪委监委还探索创新警示教育片拍摄“共享”机制,让警示教育有效覆盖绝大多数党员干部。

  这一机制源于年初召开的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宣传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不少县区宣教室主任反映,每年市里和各县区都会拍摄一部针对处级或科级干部的综合性警示教育片,对于那些没有发案的园区、行业、部门,受众难以找到共鸣,“如果我们各地都分类独自拍摄行业警示片,耗时长、成本高,有时还无米下锅。”

  “头脑风暴会”后,“共享”模式应运而生。市纪委监委负责统筹集纳全市某一个行业或系统的典型案例,由一个县区主导拍摄,相关县区合作,拍摄成片后资源共享,牵头开展会议的王海洋介绍,“‘共享’不但节省人力和资金,还形成了更具针对性的行业专题性警示教育。”

  今年全市针对发生共性案例较多的卫健系统、工程建设领域等,以“共享”模式拍摄了多部警示片,极大丰富了基层警示教育“教材库”。

  “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发挥协助和监督职责,推动各县区各部门党委(党组)主动履行警示教育主体责任,多搞小而精的专题警示,确保警示更深、教育更准、方式更新,强化教育的‘治未病’功效,真正让‘不想腐’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淮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王逍霄说。(通讯员 刘然 尹伟君 梁晓晨)